植物的分类
- 孢子植物(隐花植物)
- 藻类
- 原核藻类
- 无核仁核膜、细胞器,有光合色素,
- 主要包括蓝藻(营养生殖,淡水中造成水华,原生质体分为中心质和周质,有细胞壁(肽聚糖)和原绿生物(细胞壁含胞壁酸))
- 真核藻类(原植体)
- 无根茎叶的分化、能进行光合作用、低等自养真核生物,有细胞器,有性无性或营养生殖,有世代交替
- 绿藻、硅藻、轮藻、红藻、褐藻
- 菌类
- 地衣
- 苔藓植物
- 结构简单、没有真根和维管组织分化,有假根,固着生活,多细胞绿色植物
- 有孢子体和配子体,配子体占优势(进化的盲枝),配子体可独立生活,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(异型世代交替),配子体的茎叶无维管组织,故不具真正的茎叶
- 有性生殖离不开水,精子需借水和卵子结合,有颈卵器和精子器
- 地钱(苔纲)、葫芦藓(藓纲)、角苔属(角苔)
- 蕨类植物(羊齿植物)
- 出现最早的、不产生种子的陆生维管植物,既是最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低级的维管植物
-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,有维管组织(与其他孢子植物最显著的区别),有颈卵器离不开水、与种子植物成为维管植物
- 高等植物中唯一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可独立生活的类群
- 石松、松叶蕨、水韭、问荆、蕨(真蕨亚门)
- 种子植物(显花植物)
- 裸子植物
- 主要特征
- 孢子体发达,孢子叶聚生成球花作为繁殖器官,无真正的花,
- 胚珠裸露,无心皮,无子房,种子没有果皮保护,配子体退化,有颈卵器
- 形成花粉管,花粉直达胚珠,具有多胚现象,受精过程摆脱水,有种子提高抵抗力
- 苏铁、银杏、松杉柏、买麻藤、
- 胚胎发育
- 被子植物
- 主要特征
- 最高级,最繁盛,具有真正的花,有胚囊和双受精作用,种子在胚胎期间有子房包覆
- 具有雌蕊,形成果实,根据子叶数目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
- 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分化,配子体进一步简化
- 分类
- 双子叶植物(木兰)
- 木兰科、毛茛科、桑科、壳斗科、锦葵科、石竹科、葫芦科、杨柳科、十字花科、蔷薇科、豆科、伞形科、茄科、唇形科、菊科
- 菊科:被子植物第一大科、双子叶植物第一大科
- 植物生活型多样,大多为草本
- 花序构造和虫媒传粉高度适应
- 萼片特化为冠毛或刺毛,有利于果实的远距离传播
- 部分种类有块茎、块根、匍匐茎或根状茎,利于营养繁殖
- 豆科:被子植物第三大科
- 豆科成员形态多样,从乔木(如树王木)到一年生草本植物皆有
- 其果实为本科独有的荚果
- 大多在根系上有共生的根瘤菌,将大气中的氮固定到土壤中,提高土壤的肥力
- 单子叶植物(百合)
- 泽泻科、棕榈科、禾本科、百合科、兰科
- 兰科:被子植物第二大科、单子叶植物第一大科
- 高度特化的花,对昆虫授粉高度适应
- 多年生陆生、附生或腐生草本
- 营养方式多样、生存繁殖能力强
- 禾本科:单子叶植物第二大科、被子植物第五大科
- 区别
- 双子叶植物
- 胚内 2 片子叶,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,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有形成层,叶为网状脉
- 花部多基数,花粉常有 3 个萌发孔
- 单子叶植物
- 胚内一片子叶,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,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,叶为平行脉
- 花部少基数(小于 5),花粉常有单个萌发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