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与生态因子
- 光因子
- 阳地植物:强光中才能生长健壮,荫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
- 阴地植物:较弱光照条件下比在强光下生长得更好
- 耐阴植物:介于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之间
- 温度因子
- 水因子
- 水生植物
- 沉水植物:整个植物体沉没在水下
- 浮水植物:叶片漂浮在水面
- 挺水植物:茎叶大部分挺伸在水面以上
- 陆生植物
- 湿生植物:潮湿环境中生存,不能忍受长时间水分不足
- 中生植物:不能忍受严重干旱或长期水涝,只能在水分条件适中的环境中生活
- 旱生植物:在长期干旱条件中生存仍能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长
- 土壤因子
- 生物因子
- 系统性抗性
- 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
- 由病原最初侵染后由超敏反应导致的细胞死亡而激活
- 信号分子:水杨酸
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
- 环境条件
- 光形态建成
- 光受体
- 光敏色素(红光和远红光)
- 光敏色素Ⅰ(不稳定型):黄化组织中多,光下转变成 Pfr 后迅速降解
- 光敏色素Ⅱ(稳定型):黄化组织中少,光下转变成 Pfr 后稳定,主要光敏色素
- 蓝光受体(蓝光和近紫外光)
- 隐花色素:黄素蛋白和蝶呤组成,存在于隐花植物,调节茎伸长抑制,开花的光周期调节,生理钟,幼苗去黄化
- 向光素:蓝光调节的器官与细胞的运动
- 紫外光 B 受体(紫外光 UV-B)
- 吸收紫外光
- UV-B 抑制生长,氯氟代烃增多使臭氧层破坏,到地面的 UV-B 增加
- 光敏色素作用机制
- 光敏色素是苏氨酸/丝氨酸激酶,N 端与生色团连接,C 端与信号转导和蛋白质连接有关
- 红光使光敏色素残基磷酸化,使其下游蛋白质发生磷酸化而活化,进而启动或抑制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基因表达
- 下游组分
- 膜作用假说
- 光敏色素改变细胞中一种或多种膜的特性和功能。调节钾离子进出细胞、控制钙离子输导
- 近年来研究表明光敏色素对光形态建成的作用是与钙离子和 CaM 有关
- 基因调节假说
- 环境因子
- 温度
- 水分
- 空气
- 机械刺激
- 生物因子:病虫害、寄生、共生、化感作用、捕食
- 植株生长的周期性
- 植物的运动
- 向性运动:向光性、向重性、向触性、向化性(化学物质不均匀引起,如根向肥料丰富的地方生长)
- 感性运动:感夜性、感震性、感温性